3月15日,旨在提高農業氣象業務全產業鏈服務針對性和精細化水平的“基于多源衛星觀測構建省市縣一體化業務平臺 確保極端災害性天氣下糧食安全”項目獲評2021年度陜西省氣象部門創新工作。
這是陜西省氣象局對標新形勢下保障“中國糧食、中國飯碗”國家重大需求,組織開展的一項氣象衛星遙感應用創新和成果轉化研究。
據了解,該平臺在原有農田小氣候、農田實景觀測等傳統觀測基礎上,強化了基于高時間分辨率的風云系列氣象衛星、MODIS、NOAA等衛星數據,高空間分辨率的GF、Landsat系列、哨兵等農業氣象衛星遙感數據及無人機監測數據的應用,結合植被指數,開展農業氣象業務“天—空—地”立體綜合觀測與圖像數據采集分析應用研究。
在整合現有農業氣象服務數據庫、指標模型體系、業務系統建設成果的基礎上,建成省市縣三級業務服務一體化的農業氣象服務平臺。
圍繞全省糧果茶菜等4類作物12個物種的農事活動預報、災害監測預測和適宜度評價等業務服務需求,實現基于智能網格預報的作物氣象災害預報預警、災情監測評估、農事活動氣象適宜度預報,以及糧食作物產量預報、糧果主要生育期預報、作物生長發育過程中氣候適宜度動態評估、農田水分變化監測、農業小氣候對比觀測等功能和業務產品人機交互式產品制作。在信息共享、各司其職的基礎上,充分發揮了省級業務部門對基層臺站的技術指導,提高了全省農業氣象業務服務規范化、標準化、定量化、精細化水平。
2021年,首次采用風云系列極軌氣象衛星FY-3D MERSI-II數據,開展陜西夏季干旱植被指數遙感產品真實性檢驗研究和玉米等秋糧作物面積提取遙感動態監測研究工作;利用氣象衛星遙感應用創新技術,與省農技推廣總站、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加強聯動,開展技術攻關,為確定最晚播期播量、適宜播種密度等提供氣象數據和技術支撐。
?。ㄗ髡撸?span style="font-size: 12pt;">張明 李艷莉 李紅梅 周輝 責任編輯:張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