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閱讀:
■中國氣象局與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印發
■形成“四大體系+三大攻堅戰+六大任務+五大專欄+四大保障措施”結構體系
■推動氣象向經濟社會各領域融合、向地球系統延伸、向全球范圍拓展、向數字智能新業態轉變
■監測精密、預報精準、服務精細能力進一步提升,氣象服務保障生命安全、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能力顯著增強
11月29日,中國氣象局與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印發《全國氣象發展“十四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兑巹潯芬粤暯娇倳涥P于氣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作為根本遵循,闡明了“十四五”時期氣象事業高質量發展的總體思路,提出了指導思想、發展目標和主要任務,是未來五年我國氣象事業發展的行動綱領。
根據《規劃》,“十四五”時期,中國氣象事業將以推動氣象事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推進高水平氣象現代化建設為主線,推動氣象向經濟社會各領域融合、向地球系統延伸、向全球范圍拓展、向數字智能新業態轉變,實施數值預報、氣象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應用、“氣象+”賦能行動三大攻堅戰,構建自立自強、開放協同的氣象科技創新體系,面向地球系統、智慧精準的氣象業務體系,保障國家戰略、普惠精細的氣象服務體系,規范有序、協調發展的氣象治理體系,提高氣象服務保障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能力和水平,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有力支撐。
《規劃》明確未來五年我國氣象事業發展目標:到2025年,實現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適應需求、結構完善、功能先進、保障有力的現代氣象科技創新、服務、業務和治理體系更加健全,監測精密、預報精準、服務精細的能力進一步提升,氣象保障生命安全、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水平顯著增強,氣象現代化建設邁上新臺階,為氣象強國建設打下堅實基礎。
具體指標包括:24小時城鎮晴雨預報準確率從85.9%提升到90%,24小時暴雨預警信號準確率從89%提升到92%,24小時臺風路徑預報誤差從70公里降低到65公里,強對流天氣預警提前量從38分鐘提前到45分鐘,全球數值天氣預報可用預報時效從7.8天提高到8.5天等。
為保障目標實現,《規劃》明確六方面發展任務:一是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加快氣象科技自立自強。重點包括組織實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完善國家氣象科技創新體系,建設高水平氣象人才隊伍。二是促進陸??仗煲惑w化,發展精密氣象監測。重點包括優化綜合立體觀測站網,發展先進觀測技術裝備,健全集約高效觀測業務。三是推進數字化智能化,發展精準氣象預報。重點包括發展高水平的數值預報,完善智能數字預報業務,加強預報業務智能協同。四是堅持趨利避害并舉,發展精細氣象服務。重點包括提高氣象防災減災能力,增強應對氣候變化支撐,強化生產發展氣象服務,深化民生氣象服務,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氣象服務。五是激活數據潛能,推動氣象信息化建設。重點包含提升氣象大數據應用、建設數字氣象基礎設施、加強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合應用三項主要內容。六是全面深化氣象改革,提升氣象治理效能。重點包括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加強氣象法治建設,加強行業管理和社會管理,統籌氣象事業協調發展。
基于發展任務,《規劃》聚焦五個能力建設方向,設置五大專欄,分別為加快推進氣象科技創新、加強氣象精密監測、加強氣象精準預報和精細服務、提升氣象信息化水平、提升基層臺站能力。
《規劃》還明確為氣象“十四五”發展提供堅強支撐的四項保障措施,包括加強組織領導、完善多元化投入機制、加大開放合作和加強監督檢查等內容。
?。ㄗ髡撸豪钜基i 李博 責任編輯:欒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