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中國氣象局發布《2021年全國生態氣象公報》(以下簡稱《公報》),指出2021年全國大部水熱條件利于植被生長和生態質量提高,全國植被生態質量為2000年以來最好。
《公報》顯示,2021年全國大部水熱條件利于植被生長和生態質量提高,氣象災害對植被生長影響總體偏輕,全國植被生態質量指數為68.8,較常年(2000年至2020年均值)提高7.7%,較2020年提高0.4%,植被生態質量為2000年以來最好。
2000年至2021年,全國植被生態質量指數升高實現“三級跳”。2012年至2021年,植被生態質量指數較2000年至2001年、2002年至2011年兩個階段平均水平分別提高15.9%、7.8%。
針對氣象條件對全國主要生態系統質量和生態服務功能影響,評估顯示,2021年全國林區氣象條件較好,森林生態質量為2000年以來第二高;草原區水熱條件優越,產草量為2000年以來最高;農區氣象條件總體較好,糧食平均單產為2000年以來最高;北方大部降水偏多,荒漠化地區大部地表生態持續向好。
《公報》還對三江源地區、祁連山區、東北地區、海河流域、黃土高原、秦嶺、西南石漠化區、武夷山區、洞庭湖和鄱陽湖、太湖等重點區域生態質量和生態服務功能進行了氣象影響評估。其中,三江源地區2000年至2021年降水增多、氣溫升高,湖泊面積擴大,生態持續改善;秦嶺大部2000年至2021年降水增多,植被生態質量提高;武夷山區2000年至2021年水熱條件利于植被生長,水源涵養功能提升。
?。ㄗ髡撸豪類?文科 責任編輯:閆泓)